究理窮源的學習態度

介紹兩本書~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
(建立大乘新宗派的心路)

現代禪出版社
地 址:台北市懷德街6-2號3樓
電 話:(02)8200881
傳 真:(02)8236849

三民書局有售
有緣人必有領悟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書中有評述~
(南北傳佛教的深淺異同)
(八世紀西藏拉薩禪密之諍)
(中觀和禪宗的了不了義之辨)
(淨土法門的深徹不可思議)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
第一篇 我的學佛修行觀
P08修行是對人生省思.改革.揚棄的連串過程
P09修行境界須從世俗層面勘驗
P12人人皆有離苦得樂的本能
P15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
P20大多數的佛教徒都太早(信)佛.(皈依)佛了
P22唯有先確定生命方向,接著的修行才有意義
P26凡有難求皆絕好,一旦如願便平常
P29一切戲論止息的境界~涅槃
P30究理窮源的學習態度

摘自書中~
不要急於皈依任何神佛(或明師),而應以立定腳跟,學習做一個人格成熟.世事洞明的現代人為先,這是最穩當的方法.因為有了成熟的人格和洞明的智慧,人就可以相當泰然地生活下去;同時,在這之後,人也才有能力揀擇足以讓自己安身立命.明心見性的宗教或修行法門-而過早臣服於權威,都將只是另一種迷信而已

摘自書中~
修行真正的得力,乃表現在「有人的地方」-你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妻兒、師友、同事、上司、部屬,乃至似乎與你無關的社會大眾呢?你在面對這些人和處理煩瑣事務時,你的心智是否清醒寂靜?你的判斷是否客觀公正?你的態度是否誠摯尊重呢?當你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和誤解,你是否沮喪不安?你是否懷恨埋怨?在這個時候你是否明見:他們也是身不由己受業力所制約?你是否仍然肯定-「雖然有苦的感受,卻找不到受苦者;雖然有行為的表現,卻沒有行事的人」這一理性的立場呢?……

摘自書中~
□我接觸到的人,大部份經教都已接觸不少,故要求其通達,若不通,反而形成思想的矛盾、散亂。我鼓勵他們讀三類經書:1.阿含經,2.般若系統,3.妙雲集,這是一小部的大藏經。經教本是解脫經驗的記載;看經,是要求解脫自己的痛苦及周遭人的痛苦,所以要注意,不要只流於學問研究,這並不是不好,但修行人重點應在斷惑、滅苦,這是我們的事業、家業,我常說:經是指引一條路,知道後就要實行,否則只是不斷地鑽研,其意義並不大。

□佛法的重點在涅槃的經驗,涅槃的經驗要透過戒定慧的修持,戒定慧的修持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明顯的。如戒即是愛心,不要傷害別人,不要毀謗別人,要幫助別人、量力助人;而定,日常生活就是定,不管吃飯、工作、洗澡,永遠活在眼前,不要前瞻後顧,猶豫不決,此即是基本的定力。慧分有漏慧、無漏慧。有漏慧如時常發現客觀事實,如實了解;無漏慧則要覺悟每個起心動念、記憶片斷有無錯覺。將此戒定慧真正應用在生活中,才有可能體驗涅槃的經驗。

摘自書中~
「太陽底下那有新鮮事」,日子總是在平淡中流逝。然而,這麼單調孤寂的日子,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因此人們總是不停地去抓些「東西」來「充實」生活內容,或縱慾於感官之享樂,或寄情於文學藝術,乃至投身名利場合,總之,人是不甘寂寞,不耐單調的。可是今天忽然深刻地感觸:不甘寂寞的人注定要痛苦的﹗何故﹖因為太陽底下根本沒有新鮮事,一切慾望的生起,終必復歸於平淡──一旦滿足之後,仍然會感到不新鮮的──這時他必須再度面臨的是「孤寂的自己」。除非自己能夠真正的甘於寂寞,甘於孤獨,否則自己熱烈地投入佛教,又豈非另一種麻醉方式﹖自己努力經營名利,又豈非另一種逃避呢﹖然而,逃避之後,麻醉之後,人們還是要重新面對孤寂

△人們由於不甘孤寂,所以不斷地往前衝,往有人處、往有動之處鑽,不能隨順因緣,動任它動,靜任它靜;人們由於未能品味到那沒有任何把執的當下,是那樣地喜悅、輕安、自在、寧謐,所以不斷地想要「擁有」、「存在」、「現起」,其實擁有、存在、現起的本身即是一種緊張、變動、不安穩──也可以說是「苦」的狀態,又有誰知曉呢﹖言語、思慮、計較、渴盼的止熄,其當下是那樣地自在無礙,有誰知曉呢﹖

摘自【入禪之門】
(13)有人很喜歡討論大乘好,還是小乘好。其實佛法有大小之分的嗎?<般若經>云:「佛但有名,菩薩但有名,緣覺但有名,聲聞但有名……一切法但有假名,皆無實義。」「若菩薩發心欲度眾生即非菩薩,若菩薩欲修般若即非菩薩……」<阿含經>云:「比丘!當觀過去、未來之色、受、想、行、識,無常、無我,當觀現在之色、受、想、行、識,無常、無我。」<中觀論>云:「入空戲論滅。」只有自性思惟習慣未破的人,才會喜好諍論競勝,忽略迷因、苦本,老是喜歡華山論劍比個高低。至於那些覺悟的人,則一如密勒日巴所歌:「一心定慧之進益,遂忘宗派門戶見。」

(30)一個採取經驗立場的人,起初他能告訴人家的話會很少,那是因為他沒有把精神發揮在戲論的討論、揣測上,他把所有精神發揮在現量的世界、經驗的世界,不斷地擴充經驗領域,久之,他的體驗越來越越豐富,不像陶醉在理論裡面的人,永遠都是二手資料,永遠都是講別人講的,永遠都是陶醉在信仰、理解的層次。

(86)除非具備兩種基本的態度(或者說是修行人的氣質):第一,能夠將已知道的義理,二六時中時時刻刻去實踐它。第二,知過馬上改-不管這個義理帶給你多少好處和法喜,只要發現它不究竟,有偏見或不圓滿的時候,你應該馬上放棄它,另外再去摸索,再重新去思考、抉擇,如此才有可能入禪之門。

(145)「禪」就是般若直觀的智慧-現觀萬物本來面目的智慧。「現觀」的意思是:現在、現前、現量親自觀看到的,並不是憑藉經論的暗示或一切聖者的保證;也不是發自信仰、理解或推測,而是明明白白地接觸到,就如同張開眼睛看到自身手掌一般地清楚-自己故意起疑,都懷疑不起來。

(161)「身口意業勿造惡,
勿惱世間諸有情;
正念觀知欲境空,
無益之苦當遠離。」
<十大弟子傳>

(196)經驗主義者表現在外的,則是存疑求證的態度,對於自己還未能親證的事物,一概擱置判斷不下結論。他不願意迷信權威,也不願盲目奉行真理,一般的情形他是保留「真」或「假」雙種可能性,之後才選擇自己關心的、有興趣的部分,去思考、實驗、求證。由於今日「佛法」十分分歧,各家之言每有不同,令人不知所從。因此我們提倡經驗主義的學佛態度,應有對治的意義。

(222)目前有很多人誤解,以為解脫道是小乘,菩薩道是大乘,事實不然。初期大眾佛教很重視空的體驗:慈悲是從空的體驗發出的。如<金剛經>說:「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們都很重視空,空即無我。後來的人則離空的體驗來談菩薩道,談慈悲,這樣談慈悲而不掉入愛見悲、法見悲的很少。其實菩薩道與解脫道是可以合起來說的:真正的菩薩道即是解脫道。有些佛教徒會將慈悲離開空來談,才會將菩薩道、解脫道分成大小乘二類差別。佛教不只強調慈悲、救度眾生,更強調這種救度眾生的行為是從哪種體驗發出的,這應是佛教的重點,離開空、無我,即非佛教。

(128)武漢歸元寺的石柱上,刻有這樣的禪偈:
見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 覺生於自在. 生生還是無生

摘自「禪門一葉」
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的惡行,一個未能痛徹瞭解自己實乃潛藏地獄種子的學佛人,是永遠不可能會有真正的道行;反之,如果有人已經發現並且承認自己內心確實藏有許多無法自己的貪瞋痴念,那麼這個人對人才會有真正的包容,修行也才會「一步一腳印」真正踏實。

摘自「禪者偶思」
*佛法乃是現量的經驗、生活的體驗,因此倘若單單浸習在宗教的儀軌和經論的思辨中,很難完整地體驗到它。醉心佛法的人,只有當他同時也能援引佛法,去調解生活上的諸種困擾和壓力(例如: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婚姻、感情、事業、工作、緊張、煩躁、焦慮、退縮、矛盾、散亂、無聊、寂寞……等等),學佛的基礎方稱穩固。

*不管別人怎麼說,您最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只要整體言之,覺得每月、每星期(或是每天)都越來越快「樂」、個性越穩「定」、心情越「安」詳、分析事理越客觀「明」理、越來越慈悲、對人對事越來越有同情心、「愛」心,那麼就表示您正在成長,趨近佛菩薩了。任何「大師」之言、任何「真理」的啟示,祇有當它真正會引發自己的樂、定、安、明、愛,才可以採行。如若不然,參考、尊重就好了,可另覓適合自己的真理與大師。

摘自書中~
*禪是一種變化自如、無疑無惑,乃至無憂無怖的生活經驗。這種活生生的經驗,必須透過對現象本質-「緣起」的現觀,方有可能。

*禪本來很平常,只是認識自己、明白真相, 然後幫助別人而已。

* 禪,最後的境界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利樂有情。

* 「禪」就是涅槃,體驗涅槃,體驗禪心,能讓我們從一切概念、一切觀念當中解脫出來,從一切束縛裡面解脫出來-這是禪對人類最大的益處。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